行业资讯
实现化肥零增长: 下一步该如何走下去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整个肥料产业在有效满足农业发展需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也面临着产能过剩,产业竞争力不强,创新能力弱,资源环境约束日趋紧张等困难和问题。

       零增长的期限很快就到,究竟行业目前情况如何?国家政策又有哪些侧重点?企业要如何才能赶上零增长的步伐?大背景下企业的明天在哪里?相信很多人在关注这些问题。

       记者在一次会议上见到了几位大佬,捕捉到一些信息,整理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工信部提出更高要求,化肥用量力争负增长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周长益表示,我国的化肥利用率太低,9%的耕地用了全世界35%的肥料,浪费非常大。对怎么样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方方面面都在出主意,想办法。农业部去年提出到“2020年化肥用量实现零增长”的目标,工信部是非常赞同的。但是部里在研究这个目标的时候提出,要立足于更高的要求,到2020年不但要化肥的零增长,还要力争实现负增长。

       那么如何实现负增长?依据是什么?

       周长益认为,其中一个最大的依据就是发展新型肥。譬如缓控释肥,十年的时间,我们成了缓控释肥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所有的新型肥料,包括缓控释肥,还有水溶肥,还有有机肥都是我们支持的重点。这些产品的使用肯定能够让我们的化肥2020年实现负增长,起到一个推动作用。

       去年工信部颁布了《关于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提出新型肥料到2020年要从10%提高到30%。

       去年增幅0.4%,农业部四大减肥措施保“零增长”

        关于“零增长”提出的缘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何才文副司长这样介绍,关于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化肥零增长的目标,主要是基于目前中央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减少对环境污染,控制面源污染这么一个目标。

       何才文表示,中国化肥减量增效,化肥的利用率的提高,从农业部门来讲,非常有信心。工信部提供了良好的肥源,农业部门的精心的技术指导,中国的化肥减量一定会大幅度的往下减,而且能够确保中国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不减。

       从农业部来讲,主要是四个方面来减少化肥使用,来达到零增长的目的。优化结构的减肥;精准施肥的减肥;有机肥的替代“减肥”;通过新型经营主体示范推广来减肥。

       去年农业部实施化肥零增长一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零增长的效果上选择了玉米、蔬菜、苹果三大作物,搞了60个试点县来推广减肥的模式。从实施一年效果来看应该说比较明显,据统计去年化肥使用量增幅是在0.4%,国家统计局已经对外公布了。以前每年的增幅大概在1%点多,也就是去年肥料使用增幅已经减少了将近1个百分点。我们提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化肥零增长,就是每年增幅减少0.2个点,目前已经减少了将近1个点。所以,不光零增长,还要负增长,完全是有可能的。

       当前,我们既面临去传统产能和“化肥零增长”的严峻挑战,又面临以“耕地质量提升”等为主要手段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机遇,在互联网+的时代,生态农业的背景下,化肥行业要想走出发展困境、实现转型升级,该怎么办?

       联合协同,融合分享,企业需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贾敬敦主任对大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有自己的看法。

       贾敬敦表示,希望中国已经走在前列的领军企业,能够以领袖的心态制定这样一个全球化的创新战略。围绕产业的科技创新贡献力量,为世界贡献中华民族的一份力量。

       肥料行业还需要对肥料产品的品质标准进行必要的完善,下一步在研发新型产品的时候,四个方面的内容必不可少:要继续关注产量;突出质量;必须有环保指标;肥料产品要为成本的节约,成本的降低贡献力量。

       要调整企业的创新的布局。有企业提出了一个设想,叫“联合协同,融合分享”,产学研结合,或者政产学研结合,确实是一个有效的方式。面向未来,贾敬敦认为,一些领军企业,除了要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以外,要研究加强基础和前沿技术的研究,形成有效的核心竞争力。

       极早地布局前沿技术和相应的一些应用基础的一些研究,才能真正使科技创新引领我们企业的发展,也引领行业的发展,并且能够加快缩短科技新由成果到商品这样一个转化的周期。

       要着力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面向未来,作为一个全球化的企业,会有全球化的战略。如何提升能力,如何凝聚行业优秀的科学家和科技人才,怎样提高相应的设施来支持新的研究?怎样形成一个联合协同的一个网络,能够广泛的利用全球相关的创新资源来提高我们创新的效率?这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

       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副会长、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周竹叶理事长也认为,化肥行业要想走出发展困境、实现转型升级,唯有树立联合协作、融合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优势互补、抱团联合发展,才能做强做大,实现可持续发展。

      优化存量,磷复肥协会给出具体数字——新型肥料要增加10%

      当提到化肥行业“十三五”的发展速度和行业发展的时候,周竹叶表示,如何优化存量是行业一个重要问题。

       如何优化存量,周竹叶给出了一些思路,比如降低消耗,提高有效的利用率,产品环境友好这很重要,培育品牌,增加竞争力和附加值等等。并强调,整个优化存量这个工作当中,化肥实际上是整个规划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其中也特别涉及到包括缓控释肥在内的新型肥料,我们提出了一个目标,新型肥料要增加10%。这是一个指标性的,有具体数字性的。

       未来十年,行业会继续发力,产量、产能会并驾齐驱。据保守估计,未来十年缓控释肥年均复合增长率大约在10%到15%,根据这个推算,到2025年我国缓控释肥的产能有望达到755万到1126万吨,产值大约200到300亿。

       未来十年,将继续推进行业技术的创新,从新材料、新产品研究,产业技术化的研发,产品应用技术继续向前推进。

       未来要联合发展、产业协同,合力推动缓控释肥行业发展。支持化肥企业和缓控释肥企业联合发展,产业协同。这样才能快速的促进肥料行业的产业发展。

       新型肥料推广需要国家、企业、农民之间多方联动,产业的未来是大联合、大发展的未来,需要大家的共同推动,尤其需要像金正大这样的领军企业的推动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零增长,并不遥远的目标

       关于零增长,除了以上的大政方针和指导意见,很多专家、用户也从不同的角度来讲目前肥料行业存在的问题,以及零增长的实现路径。

       走出去,是化解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务院参事室的刘志仁参事表示,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国家的化肥工业大而不强。今后如何解决加快研发的速度,调整产品的结构,理性健康的发展,缩小与国外的差距,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任务。推动我们化肥企业“走出去”,这也是化解我们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衷心地希望化肥行业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方面再接再励,能够成为改革创新的排头兵,我们也期望今后要充分发挥领军企业的引领作用,增强化肥企业的凝聚力。

       生态绿色环保的产品有巨大潜力

       周竹叶理事长表示目前,整个产业已经形成系列,包括肥料,液态肥料,稳定性肥料百花齐放。大家都认识到,以绿色、安全、生态为导向及加速推动转型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是“十三五”是确保我国肥料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相信更为生态、绿色环保的复肥未来占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周竹叶的话得到了肥料的经营者也同为使用者的来自山东滕州经销商和种植大户代表李之锁先生的赞同。李之锁介绍,他十年前就做了控释肥,自己家里田地也用控释肥,新产品新技术对他的生产和经济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李之锁表示,十年前他经营农资,卖的品牌是单一含量的,比如尿素等,销量也不大。李之锁感受深刻的一点,就是控释肥通过种肥同播技术省了很多劳动力,他在自己玉米、小麦上的大面积应用,省了很多劳动力,也能增产,感觉非常好。推广的时候稍微困难,但是通过试验示范,自己的示范效应,以及种肥同播技术的推广普及,使农户思想上产生的转变,慢慢接受产品,到现在的大家共同获得好产品的红利。

       科学施肥是新型肥创新的重要环节

       化肥是增产的物质基础,但是过施肥得造成土壤污染,空气污染。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金涌教授则在科学施肥上给出了建议:

       精准施肥,合理施肥,加大推广缓控释肥、水肥一体化的使用力度,使肥料的利用率大幅提升;有机肥和化肥联合使用,既可以满足老百姓对有机产品的要求,又可以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需要行业的结构调整,政府以政策导向扶持;需要推进产学研合作;发挥先进企业的领先示范作用。

       虽然2020年听上去很远,零增长听上去很难,但是过去一年“零增长”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去年肥料使用量增幅仅0.4%。按照这个增幅,肥料量增长甚至负增长都是可能实现的。另外,新型肥料将焕发更强的生命力,这对目前很多肥料企业而言,是福音。

       值得关注的是,缓控释肥白皮书首发,以绿色理念推动化肥行业转型升级。同时此白皮书对未来缓控释肥产业的持续迅猛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预示着我国化肥产业已全面进入了新的上升发展阶段,将有力推动化肥行业转型升级、加快农资行业供给侧改革进程,进一步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农资市场网  赵丹)

产品展示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0335-7090800
销售电话: 0335-7090800
13633330855
联 系 人: 张经理
传真号码: 0335-7090803
销售客服: 281868468(QQ)
电子邮箱: qhdsnjx@163.com